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

≡心灵百科全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版块导航

≡ 心灵百科全书 ≡
≡ 目录总表 ≡
≡ A法门综述 ≡
≡ B初学入门≡
≡ C弘法修行≡
≡ D佛理生活≡
≡ E辅助修行≡
≡ F灵验图腾≡
法会开示
整场法会开示
震撼视频
法会同修分享
法会结束语
花絮
精彩节目
经文相关
佛教念诵合集
经文教念(粤语版)
经文综合
方法效果
大悲咒
心经
礼佛大忏悔文
往生咒
解结咒
消灾吉祥神咒
准提神咒
功德宝山神咒
十小咒其他
其他经文
功课相关
环境场合
姿势动作
特殊人群
代念助念
反馈感应
印刷存放
初学入门
初学者功课
小房子介绍
小房子念诵指南
入门手册
放生仪式
佛台供设
为什么要念经
吃素的好处
疾病百科
佛学问答175
佛学问答175
图腾视频
811图腾
专题图腾
节目看图腾
白话佛法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第七册
第八册
第九册
第十册
第十一册
第十二册
白话视频116集
视频116集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广播讲座
新广播讲座
第一册
第二册
节目白话广播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五大法宝
许愿
念经
放生
白话佛法
礼佛大忏悔文
天地游记
天地游记1
天地游记2
天地游记来信解答
佛言佛语
佛言佛语
每日佛言佛语
佛言偈语
金言
心灵禅语
剪辑音频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佛教故事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师父说的那些佛教故事
佛教动画
卢爷爷讲故事
智慧小故事
1351个法会故事
践行综合
养心为本
践行根基
在家践行
工作践行
持戒守戒
忏悔改过
灭贪嗔痴
布施行善
忍辱吃苦
精进努力
放下随缘
知因懂果
开悟明理
了悟空性
禅修静定
境界超越
烦恼菩提
般若智慧
念念无念
无相离相
回归本性
正直人生
法无定法
如履薄冰
践行障碍
践行偏差
践行误区
践行指正
践行考核
真践实证
功德圆满
解答来信(分段)
解答来信1-50
解答来信51-100
解答来信101-150
解答来信151-200
解答来信201-250
解答来信251-300
解答来信301-350
解答来信351-400
解答来信401-428
解答来信博客
解答来信博客
整期节目录音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法会提问
2015年(法会提问)
2016年(法会提问)
2017年(法会提问)
2018年(法会提问)
2019年(法会提问)
2020年(法会提问)
博客速递
讲述于观音堂
法会开示摘要
弟子开示
精彩开示专题
师父小妙言
留言板摘选
佛诞日|节气
观世音菩萨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大势至菩萨
地藏王菩萨
伽蓝菩萨圣诞
燃灯古佛圣诞
纪念恩师
春节过年
元宵节
清明节
卫塞节
端午节
中元节
中秋节
冬至
重阳节
新年元旦
岁末 年关
初一十五
佛诞日
其他节日
佛法书籍
一命二运三风水
天地人
图腾世界
心灵法门例说
佛法新空间
治疗疾病灵例案例选编
佛法新概念
佛学常识开示集锦
婚姻情感
弘法度人辅导手册
法会殊胜感悟
精彩开示
佛菩萨开示
精彩开示
收藏本版 |订阅

佛言佛语14 今日: 0|主题: 60|排名: 14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预览 佛言佛语第十四册_封面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佛言佛语第十四册_前言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本自如如 善惡終有報,一切自己造。 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 很容易再犯錯。 世間萬法變幻無常, 一切皆由因緣而生, 過眼雲煙因緣而滅, 世間萬法生滅不已。 過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貪圖回報的善, 是智慧不開,私心太重。 師父經常講,種下去的種子, 哪有長不出來的道理。 執著於善行, 就變成了“有為而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你不執著, 離菩薩的境界就越來越近了。 現在有個別學佛人, 進入我相,智障修行; 搞小圈子,盲目跟風, 個人崇拜,帶偏眾生。 輕則帶偏一批人, 重則斷人慧命,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眾生“本自如如”,均有佛性, 我們只是為他們提供一個機緣。 當他修心念經時, 是因為他與佛的“因緣成熟”, 並不是我們所度。 所以佛菩薩說 “度盡眾生,實無一眾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什麼叫“解脫”,解脫就是沒煩惱。 什麼叫“放下”,想通了就是放下。 什麼叫“解脫放下”, 就是想通沒煩惱。 其實佛法是幫助我們解決 生活上難題和困難, 也是幫助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修心修到後來, 煩惱來了,能控制它。 不讓煩惱控制自己的心, 你就是成功的修心人。 如果煩惱來了, 你想不通,不開心,忘不了, 說明你修心還沒開悟。 當機立斷去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四無量心 “寧靜”是最好的“淨修”, 清淨才能“無染”。 “清淨無染,寧靜致遠”。 坐得下來的人,他一定站得起來。 能夠安靜的人,他一定會有精力。 浪費時光的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你想不通,他能想通; 你消不掉業障, 他能消掉,他就比你有神通。 “神”是什麼,“精神”。 “通”是什麼,“想得通”。 一個人在精神上能想通, 不就是有神通嗎?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學會解脫無明, 你不就是脫離業障了嗎? 解脫了無明所造業障, 心裡明心見性, 你不就擁有了功德了嗎? 沒有了無明煩惱, 你就是在修般若智慧。 正信正念地修下去,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修心很難, 因為你的願力還不夠, 所以你覺得難。 有人說修心很簡單, 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境界, 他能夠用四無量心, 控制自己的心, 勇敢地去戰勝自己內心的私欲。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師父教你們一個解脫痛苦的方法, 在自己苦的時候, 要經常想著別人的痛苦, 要多感受別人的苦難。 把別人的苦難當成自己的苦難, 你就會擁有菩薩的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其實這句話你讓別人堅強, 你自己也會變得堅強和有信心。 努力修吧,弟子們。 菩薩天天在看著我們,在救我們。 這種力量,只有信佛的人才會有, 而且這種力量是“金剛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聞法自明 人間的友情建立在兩種基礎上: 一種是“思想”,一種是“物質”。 相同的“理念”,相同的“理想”, 相同的“思維”和“境界”, 會讓你們走在一起, 那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物質猶如造房子的磚瓦, 思想基礎猶如鋼筋水泥。 沒有鋼筋水泥作為砥柱的房子, 一經風雨, 房子就會像磚瓦一樣倒塌。 也就是說夫妻也好,朋友也好, 如果沒有相同的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但是理念的不同, 造成了創業中的分歧, 於是再多的錢和利益, 你也不能維持這個婚姻的繼續存在。 共同的理念, 住在一起,哪怕沒錢, 再苦再累大家也能生活在一起。 New 法喜 昨天 21:09 01 法喜 昨天 21:09
预览 化解煩惱調心性, 消除業障佛相印。 了結業債除惡淨, 聞法自明見本性。 學佛人,心念純淨,不貪不瞋, 一心想改變自己的境界, 你才能自性圓滿,悟性高超, 才能進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如果轉世為人,可能名利顯赫, 這豈不是今世白修一場, 又怎能一世修成呢? 學佛本是學佛心, 助人就是學慈悲。 紅塵迷惑還不知, 修心不貪不愚癡。 心淨意淨行為淨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修心就像在水中, 想修心解脫,等於想乘船到彼岸, 法門就是渡船。 登上了渡船,一定要一門精進地修; 半途而廢, 等於河中棄船,必然溺水。 只有到了彼岸, 才會知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能知能行 善惡終有報,各人有各人的因果。 如果你參與進去了,說了是非, 你就是在動人因果。 定力不足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廢, 因為學佛是恆長的。 你如果“信願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紅塵業障執著生, 信願行中尋佛根。 大徹大悟斷思惑, 出離六道人間過。 心靈法門 就是靠自己努力精進和佛力加持 所結善果的特別法門。 師父告訴你們, 學佛不在於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現代人心浮氣躁, 能夠安靜五分鐘都是很難的, 所以沒有智慧。 因為佛法講,靜能生慧。 學佛就猶如過擺渡, 必須一心一意, 才能到達彼岸。 如果這個也學,那個也學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佛法就是在啟發我們的慧根和慧命。 所以真正能夠修成的佛友, 還是要靠自身的根基 和找到適合你的法門。 本性來自佛性處, 紅塵污染無歸處。 學佛修心歸一處, 引領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願 力 學佛學得深, 在阿摩羅識的佛性就有深般若。 每一個心念, 都要契合八識田中的佛性, 心佛才會合一。 所以學佛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用崇高的願力, 來指導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就相當於,我們人有一個目標, 只要朝著這個目標去走, 不管時間再長,你也能走到目的地。 只是在發願後, 需要用恆常的定力和信念, 去糾正累生累世的紅塵污濁之氣;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菩薩說堅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只要讓自己的心和菩薩相應, 用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佛力的加持, 就會讓我們在人間, 哪怕碰到再多的困難, 都不會退轉。 經常想想自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其實願力很重要, 願力是修行的資糧。 天天念經、放生、行善、持戒, 靠的都是願力。 沒有願力你不知道為誰念經, 不知道為誰放生, 你更不知道行善和持戒是為什麼。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講到底, 還是因為願力的大小和強度。 因為願力可以讓你修正業因, 改變果報,具有強大的因緣力。 八風一吹搖不定, 名聞利養消耗盡。 緣來緣去資糧盡, 果報到來心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精進的修行, 將自己所有的 善行、念經、守戒、放生 在願力的指引下, 才能結出最好的善果。 修心修行是方向, 佛友幫助是良將。 人間名利沒有靠, 不忘初心成佛道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離欲得樂 人最難的就是在挫折當中有定力, 能穩住自己。 相當於一輛車,在狂風暴雨時, 車要如如不動,八風吹不動。 很多人自身定力不夠,能量不夠, 自修還不成熟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救人要根據 自己的定力和菩薩的加持力, 消除業障要靠 自己的忍辱力和智慧力。 欲望之中心不動,發願解脫會成功。 廣發菩提責任重,踐行佛法行大功。 很多同修發了很 New 法喜 昨天 21:08 01 法喜 昨天 21:08
预览 “欲望”其實在佛法中是中性的, 但在“欲望”中分善、惡和無記。 但人們總是拿欲望 作為自私的一種工具, 每天為名為利,在貪瞋癡慢中, 使欲望變得邪惡,最後變成“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任何一個欲望中, 脫離了我相,沒有了我執, 這就是“善法欲”。 任何人只要在欲望當中, 很容易擁有個人的劣根性、 自私心、名利心, 就會由欲望產生惡業、惡障。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而且已經是出離苦海的 “離欲得樂”。 這就是佛教界常說的“善法欲”。 離欲得樂十善法, 勤修十善守五戒。 人道欲望是業因, 轉欲成善行願行。 “忍辱”是現代人修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同體大悲 當一個人找理由辯解的時候, 除了說明這個人的 境界低、還沒有開悟、執著, 沒有對他有任何幫助。 因為世事無常, 這個世界沒有是非,只有因果。 只有鍛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什麼叫堅強? 就是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都能做到。 什麼叫忍辱? 就是別人不能忍耐的, 你都能夠忍耐; 別人不接受的侮辱,你能接受。 因為你根本沒有必要和一個 品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無量功德是從哪裡來? 功德是從發心和救度眾生中來; 而無量的功德,就是為了眾生, 而不是僅僅為了自己的私欲 而付出所謂的任何慈悲。 學佛修心, 要心中有佛,心中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發心是因,加持是緣。 守戒是因,福報是緣。 誠信為因,恆常是緣。 生而緣因,滅而因緣。 能把眾生的痛苦和快樂, 感受到猶如自己的苦樂, 就是“人傷我痛”。 能把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放下自我,一心為眾生, 才能成就空性無我。 不被欲望所控制,不被雜念所左右。 放下解脫好好修,想得通來無煩惱, 想不通來生煩惱。自主煩惱靠精進, 解脫煩惱用恆心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看破六根與六塵 我們每天產生虛幻和錯誤的判斷, 就是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 接觸到了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 然後產生了分別心和執著心。 六根與六塵的呼應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煩惱來自於內心。 錯誤的語言、行為和意識, 均來自於心靈。 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 就是讓我們從心靈開始修, 修正和改變自我意識。 學佛人內心要學會如如不動,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其實修心最重要的就是心態平衡。 心態平衡才能從你的心靈 修出慈悲心和忍辱心。 心是人的根本。 心修得不好, 何來的自度清淨和普度可言。 所以清淨菩提心, 就是學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無常變化是空無, 意識常有虛幻處。 妄想執著心裡苦, 去除固執不耽誤。 忍辱修行得精進, 心靈法門菩提心。 中國傳統文化說心靜如水, 健康長壽。 人的心靈要去除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地水火風最後空, 不學佛來迷茫中。 禪定修心佛法弘, 心靈普度暖烘烘。 大乘佛道菩提功, 廣行四攝六度空。 無生法忍破我執, 調節身心守六根。 遠離六賊勤修心,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忍辱精進法門 業障很重的人, 就猶如身上背了一堆垃圾, 你讓他走到哪裡他都是昏沉沉的, 而且被那些業障熏得臭不可聞, 在身心上都是沉重的負擔, 所以當離開這個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就像我們讀書, 考試的成績好壞 全部有賴於平時我們讀書時的態度。 平時功課做得好,考試自然就會好。 平時修心修得好,業報自然就會少。 等到修成的時候, 靈魂乾淨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有的人修心是修給別人看的; 有的人跟別人不開心, 就會跟別人說“我就不好好修”。 有智慧的人不但自己修得好, 更會懂得懺悔; 沒智慧的人,天天做樣子給別人看, New 法喜 昨天 21:07 01 法喜 昨天 21:07
预览 忍耐是忍辱的前提, 能夠忍耐的人, 才能夠忍辱。 忍辱波羅蜜, 也是修心回天的一個非常好的法門。 現在的人, 夫妻之間講你幾句, 馬上就跳,就鬧,就發脾氣。 師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她跟她先生說:“我不幫你生孩子, 不給你家留後代。” 這就是現代人可悲的因果輪迴果報。 夫妻冤結本是緣, 善緣惡緣都是緣。 懂得佛理要隨緣, 否則輪迴結惡緣。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一個碰到一點煩惱就退卻的人, 他是不會開悟的, 因為開悟的人, 他不會退卻, 他能夠忍辱。 現代社會如果不靠忍辱, 第一,辦不成事; 第二,從學佛的角度來講,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舉個例子, 兩輛車都很硬, 它們相撞,硬碰硬, 一定雙方汽車都損耗。 現在很多夫妻在家裡很霸氣, 最後不就離婚了嗎? 學會忍辱明因果, 化解煩惱知因果, 解結咒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懂 佛 一個有善心的人, 他整天想去幫助別人, 因為他有善良的本質和慈悲的根基。 每個人都有 善良的本質和慈悲的根基, 但他們不一定肯幫助別人。 雖然他們可以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雖然自己平安, 要讓別人也能平安, 這就是菩薩的慈悲。 所以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他一定是守戒和慈悲之人。 心中無佛無悟性, 愚癡離你很接近。 沒有慈悲忍辱心,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所以修心有次第, 就是有一節節的境界, 一直走到他境界圓滿。 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修心當中, 如果走偏了,不精進了,不能忍辱了, 就像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 最後一切都無所得, 那你也就無所謂了。 圓滿次第來修心, 小乘大乘齊修心。 善良本質獻愛心, 越過障礙煩惱心。 平安是福忍辱心, 度化眾生大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其實這種力量來自於 佛的六波羅蜜精神。 心中要總想著菩薩保佑, 正能量就來了。 師父曾經講過, 我們不但學佛, 而且要懂佛。 懂就是理解, 懂佛就是理解佛的心。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如果有些人不理解佛的心, 這種人活在世界上, 是一個麻木之人, 也是一個不懂倫理綱常之人, 用現在的話說, 就是一個沒有悟性之人。 所以師父讓你們學佛要心中有佛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懂得佛的忍辱, 你就能夠把佛常放在心上, 你就懂得佛的慈悲。 懂得佛的戒律,你就不會生出貪心, 碰到問題就能夠化解煩惱。 所以我們不管碰到什麼事情, 要學會化解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预览 佛言佛语第十四册_后记 New 法喜 昨天 21:06 01 法喜 昨天 21:06

首页|手机版|≡心灵百科全书≡

GMT+8, 2025-5-5 03:11 , Processed in 0.034988 second(s), 9 queries .

X3.4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